散打巴菲特01

几家企业基本面被我说来说去,连我自己都烦了,不如抽空填坑。


回忆挖下的几个坑,好像都与巴菲特有关,干脆就统一叫“散打巴菲特”系列吧(散打是流行于川渝地区的一种地方评书,类似于单人脱口秀)。会写几篇,我也不知道,随性随缘。

 

今天聊格雷厄姆退休时想让巴菲特接班,巴菲特为什么拒绝的事儿。

 

话说在格雷厄姆经营“格雷厄姆纽曼基金公司”的时候,巴菲特是格雷厄姆最器重的弟子。不过,所谓“最”,其实比较对象只有一个,那就是沃尔特.施洛斯。

 

巴菲特是1954年81日到格雷厄姆纽曼基金公司上班的,当时全公司共计八名员工:格雷厄姆、纽曼父子、两个女秘书、一个会计、施洛斯、巴菲特。你看这公司员工名单,三个老板,两个女秘书,一个会计。公司的苦活累活由谁负责,那不是明摆着嘛!

 

对,没错,大师兄施洛斯,小师弟巴菲特,这俩在公司的角色就是黄浦江苦力1号和黄浦江苦力2号。


俩苦力每天窝在办公室,将全美股份公司年报合集来个二一添作五,然后从腰间摸出计算器和纸笔,埋头阅读和计算。发现符合要求的公司就汇报给格总,由格总拍板买还是不买——脑补一下这场景就是:两盏昏黄的台灯下,巴菲特和施洛斯用无边头发萧萧下,双眼昏花,铸造着公司财富的飞黄腾达。

 

符合要求的公司长什么样呢?格总的标准很清楚,就是找售价低于公司有形资产净值2/3(有形资产净值=总资产商誉、专利权等无形资产总负债),甚至低于净流动资产的2/3(净流动资产=总资产总负债固定资产及商誉专利等无形资产)的企业。

 

而且,市值要小。关于市值要小这点要求及相关操作技巧,中文世界里,似乎很少有图书和投资者谈到,原因不明。甚至少到偶尔令老唐怀疑是刻意隐瞒——也或许是我阅读面太窄的原因?

 

为什么要强调市值小呢?之前书房有篇文章下面,一位朋友问:早期的巴菲特一直赚钱,是不是因为运气好?如果遇到单边大熊市,怎么可能不亏损呢!

 

散打巴菲特01

老唐答复如上。

 

公司市值小,售价低于净流动资产2/3,这样的目标在格雷厄姆这套组合拳下,你简直完全想不出怎么样才能亏钱。你看

①发现一家售价低于公司净流动资产2/3的小企业股票,买进;

②买进后就两条路,涨or不涨;

③不管因为什么原因涨了,卖出获利(之前讲过,通常这个涨幅,格雷厄姆的目标是50%,或第二年底有涨但涨幅不到50%);

④不涨甚至继续下跌,窃喜偷笑,继续买入更多; 

⑤买进更多后还是两条路,涨or不涨;

⑥涨,重复3;不涨继续买;

⑦最终结局三种:A获利50%走掉了;B第二年底涨幅不到50%也获利走掉了;C买后从来没涨过,一直买成足够推荐董事的重要股东甚至控股股东;

⑧如果C,则推动公司抛售资产,实施大额现金分红,拿回本利,再将股票卖出算白捡;

⑨完整操作结束。

 

从形式上讲,有点类似恶意收购者的“绿票讹诈”。绿票讹诈Greenmail,由Green(美帝民间对美元的俚称)和blackmail(讹诈函)两个词合并演绎出来的。


指的是单个或一组投资者大量购买目标公司股票,其主要目的是迫使目标公司溢价回购上述股票。出于不愿被收购的考虑,目标公司最终支付溢价实施定向回购,类似交赎金。

 

这样的小企业,格雷厄姆可以摸着口袋里的钞票说,“不涨我就清算你,最终涨与不涨我都要赚钱”。


事实上,格雷厄姆甚至有底气说,“我建立投资决策的依据是财务报表,如果我最终进入董事会要求抛售资产时,发现报表有假,我也能通过对造假者的个人诉讼,保证我的投资会赚钱”。

 

所以,格雷厄姆及其追随者长期保持着优良成绩,即与大萧条后普遍存在的对股票的恐惧和厌恶心理有关,也与格雷厄姆清晰的投资体系及后手准备有关。

 

以后来巴菲特操作自己的早期基金时的手段推测,巴菲特是完整吃透了格雷厄姆这套组合拳的。


至于施洛斯,真正是半部论语治天下,将老师思想里的低估分散这个法宝运用到极致,照样赚大钱(我倒是觉得投资领域的研究者,一直低估了施洛斯。原因以后说)。

 

格雷厄姆和纽曼当时非常器重巴菲特。这种器重在《滚雪球》里是这样表述的: 

还不到18个月,本杰明.格雷厄姆和杰里.纽曼都开始把沃伦当作潜在的合伙人对待,那意味着会有一些家庭聚会。

 

1955年年中,甚至坏脾气的杰里.纽曼也邀请了巴菲特夫妇到他位于纽约路易斯伯洛的豪宅参加夫妇俩认为的“野餐”。


苏珊(老唐注:巴菲特的老婆)穿着适合坐大篷车的轻便衣服出席,到了那里才发现其他女士都穿着裙子,戴着珍珠项链。尽管他们看着就像是一对乡巴佬,可穿着上的失礼并没有对沃伦的地位造成影响。

 

沃尔特.施洛斯没有被邀请参加这样的场合,他已经被归为熟练雇员一类,永远不可能升为合伙人。一向对人不那么友好的杰里.纽曼更加怠慢、轻视施洛斯,于是,已婚且有两个年幼孩子的施洛斯决定自己干。

 

然而,最终巴菲特拒绝了格雷厄姆的衣钵,选择回奥马哈自己干。这是为什么呢?老唐选三个真实案例供大家观摩。 

第一个就是之前聊过的GEICO。自从大学生沃伦.巴菲特被时任GEICO投资总监的洛里默.戴维森实施四个多小时的洗脑之后,年轻的巴菲特彻底理解了保险公司的核心秘诀。


那就是用低利率甚至负利率将别人的钱“忽悠”到自己手上,然后发挥自己在投资行业的优势,最终赚来的投资利润完全不用分给金主,比搞私募拿提成还要技高一筹。

 

可以看的出来,戴维森阐述问题口才一流(这人其实也有故事,而且故事对投资者的启示价值不低。又一个坑……),巴菲特也确实彻底听懂了,所以才有了自1967年收购国民保险公司至今,巴菲特在保险领域的不断扩张,直至成为全世界最大的保险帝国。

 

之前一篇文章里说过,格雷厄姆通过投资GEICO保险,获取的净利润数额超过格雷厄姆一生所有其他投资的利润总和。但很遗憾,这个案例实际无法运用格雷厄姆一贯坚持的投资原则来解释。


据我猜测,以巴菲特那么聪明的头脑,当时不可能不对老师知行不一心生质疑,只是或许由于对格雷厄姆的无限崇拜,暂时压制了这种疑虑。

 

其次,还有两个案例也可以让我们看到,虽然原则还是格雷厄姆的寻找市价和价值差的原则,但其实在格雷厄姆手下打工初期,巴菲特已经不自觉地偏离恩师的轨道。这俩案例一个是可可豆公司,一个是公交车公司

 

关于巴菲特的可可豆套利,大部分资料只是语焉不详的介绍有家公司宣布用可可豆作为支付,回购公司股票,而这中间有价差。于是巴菲特忙着买进股票交换可可豆,然后卖出可可豆,再用卖出所得的资金继续买入可可豆公司股票,周而复始,大赚一笔。

 

但实际上,这笔交易的起源和过程比这个要复杂的多。而且在这次交易里,作为职员的巴菲特拒绝听从导师兼老板的意见,坚持用自己的钱为自己大赚了一笔。事儿大致是这样的:

 

就在巴菲特入职后不久,有一家巧克力片制造公司由于大股东兼老板的个人原因寻求出售,找到格雷厄姆纽曼基金公司。但格雷厄姆和老板之间价格没谈拢,收购没达成。

 

在洽谈中,这家公司老板谈到他面临的一个机会和一个两难选择。机会是市场可可豆价格突然飙升,已经从不久前的5美分/磅涨到50美分/磅,而公司库房里正好有之前低价购入的大量可可豆存货。

 

二难选择是:

①这些可可豆是用来生产巧克力片的,它的销售对象是巧克力饼干厂商。出于长期合作的关系以及产品体系的稳定,公司无法因为短期可可豆价格暴涨而对巧克力片大幅提价,所以可可豆飙升的暴利有可能成为镜中花水中月;

 

②如果公司直接将可可豆原料卖出,确实会大赚一笔,但必然面临巨额所得税问题。当时美国的企业所得税率相当高,按照数额的不同,大约介于33%~46%之间。这就意味着出售可可豆的利润,会有很大部分被税务局拿走。

 

公司老板和格雷厄姆没有谈成交易,转而找到另一位投资人。这位投资人在美国税法中找到一个漏洞,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这个漏洞大概是,如果公司缩小经营范围,将退出业务对应的部分库存用来回购公司股份,可以不用纳税(还记得书房的经典烟蒂股剖析文章吗?巴菲特1958年在收购地图公司时,照猫画虎用了这招,省下一百多万美金税款)。

 

这位投资人买下股份,成为公司控股股东。同时宣布公司关闭可可油业务的经营,只保留巧克力片等其他业务。在财务上,将1300万磅可可豆归为可可油业务的库存,用来回购股份。

 

新老板想拥有更多公司股票份额,于是提供了一个有明显价差的回购方案,以推动股东出售股票给公司。


方案是:股东可用市价34美元的股票,来公司交换80磅市价为45美分/磅的可可豆(80×0.45=36美元)——注意,兑换的是可可豆提货凭证,也叫仓单。仓单可以直接出售,所以并不需要真的背一口袋一口袋的豆子走。

 

很显然,这可以套利。买下股票,交换仓单。卖出仓单,拿着现金再买股票,再换仓单,周而复始,每股有2美元的差价。但是这也藏着一个风险:如果拿到仓单后,可可豆价格暴跌怎么办?

 

聪明的格雷厄姆设计了一个对冲交易,买进多少价值的股票,就按照能兑换的可可豆数量在期货市场抛出等量期货空单,付出少许手续费锁定差价,即可保证豆价涨跌都赚钱。

 

于是,这事儿变成了捡钱,直接成本就是一张张的地铁票,格雷厄姆把它交给巴菲特去操作。巴菲特一边给公司跑腿,一边在地铁上思考,他发现了一系列问题:

 

①公司存货远不止1300万磅,大部分依然作为主营业务巧克力片的原料存在。如果按照存货总量/股份总额×可可豆市价计算,价值远超36美元;


②每一股被回购注销的股票,都相当于将这一股自带的多余可可豆白送给剩下的股东。越多人换豆子,剩余股东拥有的豆子越多;


③公司股票的价值并不只是可可豆。股东拥有的还有公司厂房、设备、应收账款和其他业务经营收入;


④新老板正通过回购,不断扩大自己在公司的持股份额。此时卖出股票或拿股票换豆子是站在新老板的对立面,买进股票是进了新老板的战壕;


⑤新老板在是否收购该公司的问题上,已经展示了比格雷厄姆更聪明的眼光(嘘,这句话不能被老板听见了)。

 

于是巴菲特认为买下公司股票后不换豆子,傻傻持有才是更有利的做法。格雷厄姆不同意这种观点,格总说承担价格下跌风险那是投机者干的事儿。

 

于是巴菲特一边给公司赚差价,一边拿自己的钱累计买进222股公司股票——伴随着可可豆市价波动,股价也随之有波动,据老唐计算和推测,巴菲特的222股买入均价不超过26.5美元。

 

后来的结果很简单,“正如巴菲特所料”,市场资本逐步发现这一秘密,股价飙升到85美元。24岁的巴菲特买进的222股,为自己带来约1.3万美元的巨额利润。

 

如果他按照老师的招式操作,222股可以赚444美元。即便滚动操作,获利也相当有限——因为资本市场永恒的规律就是:一旦无风险套利空间被发现,蜂拥而至的资本很快就会抹平差价。

 

这是可可豆一战,下面看公交车之战。


这家公交车公司拥有116辆公交车和一座小型游乐园。公司账上有80万美元的国库券,几十万美元现金以及约9.6万美元的预收账款(卖出去的公交车月票年票),单纯给这些资产毛估估算100万美元,对应公司不到1.7万股的总股本,每股价值约60美元,当时股价在30~35美元波动。

 

这种低价吸引下,格雷厄姆纽曼公司和巴菲特个人都有买公交车公司股票。但巴菲特还想更进一步,他想和公交车公司管理层聊聊,或许能够影响他们做“某种”正确的事(你懂的)。

 

但是,格总坚决反对这种行为。在格雷厄姆看来,这是一种获取内幕消息的欺骗行为,哪怕不违法也不能做。投资者应该将自己定位为一个外部人,和公司管理层保持距离。有问题可以公开询问,不能私下接触,否则对其他投资者不公平。

 

巴菲特不以为然,背着老师在一个周末去了公交车公司,和公司管理层进行了亲切友好的沟通。


就在巴菲特准备告别离开的时候,公司老总顺口说了一句:“我们一直考虑给股东一次特别资本回报”。

 

巴菲特意识到,公司是打算将多余的钱分给股东,接话到:“哦,那很好啊!”

 

老总好为人师地加了句解释:“你知道吗,州法律有规定,如果你要这么干,只能按照面值的倍数干”。

 

巴菲特心中一紧,意识到公司股票面值是25美元,这代表每股可能要分红25美元:“好啊,这是一个美好的开端”。

 

老总继续说:“我们打算用两倍。”

 

此时,恐怕连站在63年时空之后的你,也能感受到巴菲特心中的狂喜“一股50美元分红,目前股价35~40美元。这意味着买一股股票,公司不仅会把全部款项补给你,还会额外多给10~15美元,而且你将继续拥有没有分完的国库券、现金和公交车、游乐园……”。

 

结果,结果当然很简单,巴菲特尽最大可能,搜罗公司股票,最终公司分红50美元/股,巴菲特赚到了有生以来最大的一笔钱:投入本金翻了一倍多,获利超过2万美元。


不仅是沃伦.巴菲特,包括整个巴菲特家族的历史上,在这之前从来没人能够靠一笔生意赚2万美元。1955年,这是一般人年收入的好几倍,而巴菲特为此只花了几周时间。

 

这三个投资案例,都是在巴菲特是格雷厄姆铁粉的时候发生的。GEICO案例是对格雷厄姆知行不一的疑惑;可可豆是对格雷厄姆对风险认识的不以为然;而公交车公司,则是运用了格雷厄姆所不齿的手段,获取了巨额利润。

 

这么巨大的分歧下,巴菲特拒绝格雷厄姆接班人的大旗,转而决定自己开枝散叶,老唐觉得是理所应当的事情。至于巴菲特当时摆出来的“不喜欢纽约”,恐怕还是当做借口看待比较靠谱。

 

1956年,巴菲特对导师Say No,带着他的14万美元(也有资料说是17.4万美元,老唐采信较保守的数据)回到了奥马哈,开始属于他的封神之路……

 

后记:

与本系列的相关资料主要来自伯克希尔历年财报,以及下列图书《巴菲特致股东信》、《滚雪球:巴菲特和他的财富人生》、《巴菲特传:一个美国资本家的成长》、《聪明投资者》、《投资圣经》、《巴菲特投资案例集》、《巴菲特的估值逻辑》、《跳着踢踏舞去上班》、《巴菲特的估值逻辑》、《资本帝国:巴菲特和芒格的伯克希尔》、《查理.芒格传》、《穷查理宝典》……等,感谢上述图书的作者,后面的系列文章不再一一重复资料来源。另外,请大家注意,本系列夹杂有许多老唐个人的合理推测和猜想,不可作为严谨史料对待。

Total
0
Shares
Previous Post

压力

Next Post

散打巴菲特02——巴菲特配角演义之沃尔特.施洛斯

Related Posts

看民生银行的全面溃退

很多朋友都希望我聊聊银行股,尤其是老唐不小心暴露了打印的招商民生财报后,这种留言就更多了。其实在《手把手教你读财报2——18节课看透银行业》一书的第231页到248页之间,老唐已经谈过了自己看银行股习惯注意的重…
Read More